电源设计 - 开关稳压 IC(非隔离型)
设计需考虑因素
开关电源的设计至少要考虑以下条件:
- 输入 / 输出电压:按照器件的推荐工作电压范围选用,考虑实际电压的波动范围,确保不超出器件规格。
- 输出电流:输出电流要保留一定的余量,还需要评估电路的瞬间峰值电流和发热的情况,并满足降额要求。
- 纹波:纹波是衡量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动的重要参数,要关注轻载和重载纹波。通常选用示波器 20 M 带宽来测试。
- 效率:要同时关注轻载和重载两种情况。轻载会影响待机功率,重载影响温升。通常看 12 V 输入,5 V 输出下 10 mA 的效率,一般需要达到 80% 以上。
- 瞬态响应:瞬态响应特性反应负载剧烈变化时,系统是否能及时调整以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。要求输出电压波动越小越好,一般按峰峰值 10 % 以下要求。
- 开关频率:通常在 500 kHz 以上,关系到电感电容的选用,其它如 EMC,轻载下噪音等问题也与之有关。
- 反馈参考电压及精度:反馈电压要与内部的参考电压相比较,配合外部的反馈分压电阻,输出不同电压。不同产品的参考电压会有不同,如 0.6-0.8 V,反馈电阻要选用 1% 精度。
- 线性稳定度和负载稳定度:线性稳定度反映输入电压变化输出电压稳定性;负载稳定度反映输出负载变化输出电压稳定性。一般要求 1%,最大不要超 3%。
- EN 电平:EN 高低电平要满足器件规格要求,有些 IC 不能超出特定电压范围。由于时序控制的需要,该引脚会增加电容,为了电平调节和关断放电,同时要有对地电阻。
- 保护性能:要有过流保护 OCP,过热保护 OTP 等,并且保护后条件消失能自恢复。
- 其它:项目要求有软启动;热阻和封装;使用温度范围要能覆盖高低温等。
选用原则:普遍性、高性价比、易采购、生命周期长、兼容和可替代、降额、易生产和归一化。
调制方式
PFM(脉冲频率调制方式)
开关脉冲宽度不变,通过改变脉冲输出频率,使输出电压达到稳定。适合长时间使用(尤其是小负载),具有耗电小的优点。
PWM(脉冲宽度调制方式)
开关脉冲的频率不变,通过改变脉冲宽度,使输出电压达到稳定。效率高且具有较低的纹波和噪声。
功率电感底部是否可以铺地铜
从 EMI 的角度,建议铺铜;从电感感量的角度,对于屏蔽型电感,电感感量基本没有影响,因此也建议铺铜;对于工字型电感,铺铜对电感感量有少许影响,可以视情况而定。
实验判断电感是否饱和
除此之外,也可从异常温升、啸叫等情况来判断。
外围器件选择的要求
- 输入 / 输出电容:需要满足耐压(1.5-2 倍以上输入电压)和输入纹波的要求。
- BST 电容:自举启动电容,用于抬高电压开启芯片内上管。一半按照数据手册的推荐值(一般 0.1-1uF),耐压一般要高于输入电压。
- 电感:不同输出电压的要求感量不同;注意温升和饱和电流要满足余量要求,一般最大电流的 1.3 倍以上(或电感饱和电流必须大于最大输出电流+ 0.5*电感纹波电流)。
- 反馈电容:按数据手册要求取值,不同厂家芯片取值不同,输出电压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要求。
- 反馈电阻和 EN 分压电阻:要求按规格书取值,精度需选取 1%。
开关电源纹波分析
🚧
PCB Layout 要求
- 电感:优先选择一体成型的电感,因为它们有较低的 EMI。
- 反馈网络:反馈走线需要尽可能离电感和电源噪声走线远。在满足第一个条件下,可以尽量让走线短而粗。最好是走线在与电感相对的 PCB 的另一侧,并在中间用地平面隔开。下分压电阻通常接信号地 AGND 反馈走线可以包地。
- 去耦电容:输入去耦陶瓷小电容应该尽量靠近芯片的 \(V_IN\) 和 GND,减少寄生电感;电容负极可增加过孔,减少阻抗。一般还需要前馈电解大电容,电源输入先过大电容再过小电容。
- 功率回路尽可能的短粗,保持较小的环路面积,较少噪声辐射。电感靠近 SW 引脚,远离反馈线。输出电容靠近电感,地端增加地过孔。
- BST 的电容走线尽量短,不要太细。
- 芯片散热要按设计要求,尽量在底下增加过孔散热。
参考与致谢
- 详解开关电源的三大基础拓扑 - 全文
- 掌握这些技巧,让你轻松操作 DC-DC 电路
- MPS,电感底部铺地平面违章吗?
- 【短视频】MPS 电源小课堂第三话: 判断电感饱和的几个小窍门
- 怎么选择 BUCK 降压电源的电感?
- AN-1149 Layout Guidelines for Switching Power Supplies
- 开关电源纹波分析 🚧
原文地址:https://wiki-power.com/
本篇文章受 CC BY-NC-SA 4.0 协议保护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